胼手胝足的創系史

2006-2007年間,中山大學在前校長張宗仁的帶領下,進行社會科學院的重整工程。在諮詢國內相關學者後,2007年八月,李前校長禮聘王宏仁教授到中山,著手籌備社會學研究所的重責大任。此後,王宏仁教授和任職本校通識中心的唐文慧教授共同推動設立社會所的工作。2008年相繼延攬了何明修與鄭力軒兩位老師,在往後幾年中,也陸續聘任社會學相關專業的師資,迄今我們已經有11位專任教師,並根據教學與研究的需求,另外再找合聘老師、兼任師資,以及博士後研究員。

中山社會所成立後,因為獨立所在校園內部的孤立性,以及南台灣社會學系所過於稀少等問題,都使得社會所的經營難以開展。2009年春天,恰逢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原訂招收的50名「大學部不分系」學生,面臨將來這些不分系學生該由哪些學院的老師來授課等現實上的問題,而希望讓出這50個招生名額。當時王宏仁、唐文慧、何明修、鄭力軒等四名教授積極向校方爭取,由社會系成立大學部的方式來吸收這些招生名額。鑑於教育部補助各大學的經費係以學生名額來計算的關係,校方也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此同時,政治學研究所也希望成立政治系,但因顧慮「政治系」與既存的「政經系」易生混淆,最後在校研發會議中,決議優先設立社會系。

然而,要在向來重視理工的中山大學新設一個社會科系所並不容易。社會所初期只有四個老師,師資是每年陸續增聘建立起來的,在歷任社科院院長鄭英耀、林文程教授、前校長楊弘敦的鼎力支持下,以及在場不同學院代表相助,最後在校務會議通過100學年度正式招生,建立南台灣第一個社會學系。

隨著社會學系師資逐步到位,系上教師也一直在思索整個系的發展方向與未來。台灣固然是多族群的移民國家,但是全台社會學界對於原住民族社會紋理的探討仍屬低度耕耘。中山社會系位處台灣之南,也是原住民族人口最集中的區域。這些元素在在招喚我們對原住民族研究的興趣與責任。在老師的共識下,我們禮聘台邦.沙撒勒(Taiban Sasala)教授來負責籌設原住民族碩士在職專班。原碩專班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也獲得教育部的認同,於2018年正式招生,2019年第一屆的學員正式入學上課。這不僅可以降低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教育機會落差,也讓本系全體師生有機會向原住民族學習,為本土社會學研究再跨出一步。


邁向南方社會學

中山社會系的成立不只是中山大學的大事,也是整個台灣社會學界發展的大事。在中山社會成立以前,長達三十年間,全台並沒有任何國立大學新設社會學系。此前,最後一個設立社會系的國立大學是政治大學,但是政大社會系是從舊有的民族社會系組建而成。換言之,在培育社會學人才一直沒有新的進展。尤有甚者,除了東海社會系與南華社會系是在頭前溪以南之外,其餘的社會系都集中在北部。全台社會學的發展呈現重北輕南的失衡狀態。因此,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山社會系的出現,具有平衡南北學術發展不均的效果。此外,南台灣不僅是孕育台灣民主的搖藍,民主轉型後也是社運、學運發展重鎮。中山社會系的成立一方面可以在地紀錄台灣社會轉型的過程,另方面也可以透過在地的社會連結,共同打造一個符合社會正義想像的民間社會。最後,我們也希望強化關於全球南方的研究與連結,因而我們在2020年也將著手籌劃申請博士班,希望透過招收東南亞國家學生的方式來強化我們對全球南方的理解。

本系是南部唯一國立大學社會系,為了健全本系的教學與研究特色,本系以「南方社會學」為主要發展軸線,並據以規劃課程。我們強調南方社會學,一方面是因為當前的知識生產,呈現重北輕南的不均衡狀態;另方面,我們也認為本土社會學研究應該進一步採取國際視野,積極與國際南方學界交流。

我們所標榜的「南方」具有以下三層意涵:

首先,我們立足地理的南方。空間上的親近性讓我們得以進行在地參與觀察,更精準地掌握南方社會的脈動,書寫以往被忽略的南部在地經驗與社會關係。

其次,我們關切社會的南方,也就是階級、族群、性別、性傾向等各種社會支配關係上的弱勢。社會學重視邊緣、弱勢群體,並不只是基於人道主義的關懷,而是支配的存在,就意味著社會反抗的可能,各種弱勢群體的集結與動員喻示著下一波社會鉅變的來臨。關注社會變遷、打造符合正義的社會,毋寧是社會學核心課題。

最後,我們放眼全球南方。要深入理論化台灣作為地理上與社會上的南方,我們必須有能力洞察台灣在全球發展中的地位。台灣是全球資本主義分工體系的南方,靠著勤奮工作的人民,不斷力爭上游。從這個角度出發,台灣社會的風貌持續受到全球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力量的模塑,並發展出它獨特的社會樣貌。只有立基於這種脈絡性的研究,我們才能更清晰地爬梳台灣經驗的獨特意義。

本系教育目標:

一、掌握南方社會基層脈動,連接在地與全球發展。
二、結合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發展公共社會學。
三、預測下一波社會鉅變,引領社會創新與文化保存。

我們將透過三個南方社會學取向的發展來達成以上目標:

 (一)在地的取向

我們希望養成同學對在地社會的關懷,將所學知識投入在地的關懷實踐。在課程設計上,我們著重於培養同學對在地現象進行調查、研究與改造的能力,使學習不只侷限於課堂,而能和自己所處的周遭環境有深刻的互動。這具現在大二的「中山大學基本調查」與大三「社會調查」的課程設計。前者讓學生學習基礎調查方法後,可以透過實作來更清楚知道自己所處的組織;後者則要求學生在旗鼓鹽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此外,也透過回饋報導人的活動,強化學生與當地居民的關係,拉近學院與社區的距離。 


(二)批判的取向

我們希望培養具有獨立思考、批判能力的學生。我們鼓勵學生脫離舒適圈、關切各類型社會議題,並能洞察社會表象下各種複雜的社會結構與權力關係。在課程設計上,我們揚棄傳統被動的、強調教師片面講述的教學方式,鼓勵同學在課堂上透過同儕對話、討論,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與自我實踐的能力。此外,我們也鼓勵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社區與公共參與,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社會實踐,讓知識成為社會變革的動力。

 (三)全球的取向

我們希望培養同學全球視野,能夠深刻認識到全球化不僅僅是光鮮亮麗的觀光與跨國企業,也包括不同社會的人群的流動,以及各種文化的跨國傳遞與演繹。同時,這些全球流動的過程也在在影響、型塑在地人們的日常生活。在課程設計上,我們提供全球化現象的深度課程,讓同學掌握全球化的發展。同時,我們也透過各種跨國交換或短期研習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國際視野。未來透過招收更多國際學生、出國學術參訪、邀請國外學者、出國進行田野、與外國學生一起參加工作坊等,從中培養具有南方觀點的國際視野。
透過本系核心課程與三大選修課程的訓練,本系畢業生將具備以下核心能力。

    (一) 敏銳的觀察力,洞察社會關係。
    (二) 敏於邏輯分析,論述表達清晰。
    (三) 提升同理能力,關切社會邊緣。
    (四) 與人共同合作,解決社會問題。
    (五) 善於獨立思考,社會創新能力。
依據高等教育資料庫的調查,全台社會學畢業生50%在企業工作,其餘遍佈非營利組織(18%)、學校(11.7%)、政府機關(11%)與其它部門。依據台北大學社會系教授陳婉琪的研究,在各學門大學畢業生中,社會學畢業生擔任主管或經理人的比例(6.4%)僅次於法律學的學生(6.6%),足見社會學的訓練,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也有培育專業領導人的效果。

以本系學生的經驗來看,經過四年紮實的訓練,到大四時,有些會繼續攻讀碩士班,部份學生會選擇就業或參加公職人員考試。由於社會學知識可廣泛地應用於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甚至AI、大數據研究,因此本系畢業生的職涯進路也顯得相當的多元。舉凡強調文字與書寫能力的媒體工作、重視邏輯與統計能力的網路與數據分析、強調市場行銷的商管工作、重視與人互動的人資工作、倡議社會變革的非政府組織、創造平等互惠關係的社會企業、公/私部門的性平事務專才、國會助理、國家公職等都是常見的就業選擇。

本系職涯進路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