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沿著自身的族群認同定位和移動路徑,穿梭於都會區與原鄉、台灣與大洋洲。一直以來,我致力於探索:我可以成為什麼樣的原住民,我可以為原住民做什麼,以及原住民可以展現出什麼樣的多元樣貌。我的研究範疇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領域:家屋社會與青年組織、大洋洲與南島社會與文化、跨原住民族遷移與尋徑、原住民田野研究工作法及書寫、原住民文化復振與公共實踐。

碩士研究

我的碩士研究針對東排灣的男子會所(palakuwan)空間及青年組織,試圖透過家屋社會概念,剖析同時具備排灣族與卑南族社會與文化特質的太麻里Tjavualji大王部落。儀式的認可與共同實踐,可以視為擬親屬的認定標準。我將此階段的書寫視為刻畫返家回太麻里的一條路徑。在學位論文中,我突顯出東部排灣社會與文化的多元性,其揉雜的特質具有相當的卑南族色彩。

博士研究

攻讀博士學位時,我的核心關懷保持一致,但將關注焦點從實體的男子會所及其使用者轉向皮膚上的刺青。我的研究對象以薩摩亞人為主,排灣族人為輔,通過「定位」( positioning)、經驗(experiencing)及定錨(anchoring)於山林與海洋之間,剖析兩社群「帶著走」的故事與認同符號——刺青。我觀察刺青如何鑲嵌於土地的同時,也創發出多層次的主體歷史性(historicity)。在此期間,我延伸研究觸角至原鄉太麻里Lupakadj北里部落及鄰近排灣族社群。我從地景、地方、地名、系譜、敘事(storytelling)、技術、感官、泛原住民性(trans-Indigeneity)的視角,將排灣人與薩摩亞人橋接起來,重新檢視原住民族形式的外交路徑,以提供該學科思維及跨國政策上的多元可能性。我將此階段的路徑稱為「出國找回家的路」。其中,我提出「聽見刺青」(hearing tattooing),探討以耳朵聽見的拍刺聲、刺青中祝禱詞及敬稱語、吟唱、勉勵、共飲’ava飲品後的祝賀詞等有機與無機的聲音,揭示刺青本身及其周圍音場所表現的工作時間、皮膚部位、共享默契、系譜歷史、物品交換互惠的社會關係。我已將本章改寫並投稿至Th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TAPJA)。

社會實踐

我將自己定位為原住民研究者,所涉獵的社會實踐分為以下三類:

1. 田野工作方法:探尋並發展具備原住民倫理的田野工作方法,採納符合在地社群的倫理,例如相互聊天平等對談形式的talanoa,強調傳統頭銜的完整及拼音正確性,尊重受訪者採用書面研究告知同意書,或借用排灣族的kivala(去玩耍)行為,以輕鬆但尊敬的態度進行首次拜訪後,再行對談甚至攝錄影音,同時不忘回訪。

2. 文化復振:親身參與文化復振活動(例如參與青年會、加入外交代表團)。研究者對學術理論或訪查需有同理心,不僅需掌握知識,更需親身體驗,以進行對話或修正。

3. 知識公共化:通過發表演說、即席翻譯及大眾寫作(含專書翻譯)等,提倡大眾以多元觀點認識刺青文化,並強化外交實力。

學歷

澳洲國立大學亞洲與太平洋學院博士 (2023)

經歷

1.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24.02-2024.07)

2. 國科會計畫專任助理(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工學系執行)(2023.02-2023.08)

3. 澳洲太平洋檔案資料局(Pambu)檔案彙整員 (2022.01-2023.01)

4. 澳洲國立大學文化、歷史及語言學院課程助教 (2022.03-2022.05)

5. 澳洲國立大學太平洋事務學系出版計畫(書名:Oceanic Diplomacy)研究人員 (Research Associate)(2022.05-2022.10)

6. 臺灣太平洋研究學會兼任助理 (2019.08-2019.12)

7. 臺東縣政府再造山海部落新美學「我們+起來」夢想招募活動部落調查人才培力課程講師 (2018.04)

8.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助理(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當代大洋洲」課程助教) (2014.01-2014.06)

期刊論文

1. Lusausatj, Suliljaw (2024).Hearing relationality through Sāmoan Tatau practice.
(Under revision, published by th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Q1)

2. Lusausatj, Suliljaw (2022). Proposition of Indigenous Diplomacy for Taiwan-Australian Indigenous Peoples. Taiwan Insight. Electronic document, July 20. 

3. 葉一飛(2019)。大洋洲文身文化的期盼與挑戰。藝術認證,87:10-17。

4. 葉一飛(2018)。依土而生的薩摩亞人。原教界81:46-49。

5. 葉一飛(2012)。卑南族?排灣族?從東排灣Tjavualji部落看頭目與巴拉冠的社會再生產。臺灣博物季刊31(2): 58-65。

6. 葉一飛(2011)。東排灣Tjavualji(大王)青年會的組成與運作。臺東文獻 17:40-70。

學術翻譯

《今日酋長:傳統太平洋領導權和後殖民國家》(Chiefs Today: Traditional Pacific Leadership and the Postcolonial State)。傑佛瑞‧懷特和拉蒙‧林斯壯(Geoffrey M. White and Lamont Lindstrom)編,林浩立、Sra Manpo Ciwidian、李政政、葉一飛 Suliljaw Lusausatj合譯。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部。

獲獎經驗

1. 「卑南族?排灣族?從東排灣Tjavualji部落看頭目與巴拉冠的社會再生產」期刊文章,獲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才獎勵期刊佳作 (2013.08)

2. 「東排灣Tjavualji(大王)青年會的組成與運作」期刊文章,獲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才獎勵期刊優等 (2012.11)

3. 「一位排灣族vusam的故事」紀錄片,獲新竹市「竹塹奧斯卡影展」佳作 (2010.07)

計畫獎助

1. ANU Marie Reay Prize田野研究獎助金 (2018.09)

2. ANU Vice-Chancellor’s Travel Grant-Higher Degree Research (2018.09- 2018.10)
3.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圓夢計畫 個人組 獎助(主題:異中尋同:一段前往大洋洲的民族誌之旅Exploring Similarity: An Ethnographical Journey in Samoa, Oceania)(2015.06)

4. 中華民國103年教育部原住民公費留學資格 (2014.12)

5.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住民訪問研究者」獎助 (2010.01)

6.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部落服務獎助計畫」獎助 (2009.01)

社會實踐與經驗

1. 擔任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使節團即席翻譯員 (2023.04)

2. 帛琉棒球隊參訪團隨隊翻譯人員 (2016.10)
世界史當中的原住民族、南島文化與研究、文化人類學、當代原住民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