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春山出版《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本文摘自〈記憶的艱難〉。
本文作者:林傳凱,服務於中山大學社會系。致力於釐清戰後台灣社會抗爭史。
回望九○年代至今,包括兩岸兩座紀念碑的「一份名單,兩種表述」,或是臺灣社會一度對「冤、錯、假案」的偏執、對「抗爭者」角色定位的掙扎,仍然透露了戒嚴時期留下的一系列症狀,表明在臺灣社會探究白色恐怖,注定要面對一連串「記憶的艱難」。【點我看完整文章】
文章來源:法律白話文運動
相關文章:
本書為春山出版《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本文摘自〈記憶的艱難〉。
本文作者:林傳凱,服務於中山大學社會系。致力於釐清戰後台灣社會抗爭史。
回望九○年代至今,包括兩岸兩座紀念碑的「一份名單,兩種表述」,或是臺灣社會一度對「冤、錯、假案」的偏執、對「抗爭者」角色定位的掙扎,仍然透露了戒嚴時期留下的一系列症狀,表明在臺灣社會探究白色恐怖,注定要面對一連串「記憶的艱難」。【點我看完整文章】
文章來源:法律白話文運動
相關文章: